3月中旬,商业地产副总裁宁奇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瑞华增加了我们在顶级奢华酒店建设上的经验,在艺术精品的创造以及智能化、高科技运用方面都获取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酒店建设将继续从文化、科技入手,不断提升项目品质。”
问:瑞华酒店的定位是什么?为何选择在武汉东湖边做这样一个高标准的酒店?
答:瑞华酒店是万达酒店三个品牌里定位最高、最奢华的,在万达已开业及计划开业的近百家酒店里,仅有三四家酒店是瑞华品牌,可见瑞华的定位非常高。武汉瑞华是万达第一家开业的七星级酒店,意义重大。首家瑞华之所以放在武汉东湖,也是有其考量的。集团在武汉投资规模宏大,定位高端,不仅包括汉街、万达广场等旗舰商业项目,还有文化旅游的秀场、电影乐园等全新业态,需要瑞华酒店的融入才能形成一个极具冲击力的梦幻组合,相信这种全球罕见的顶级配置将使武汉这一地处中国版图中心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力得到极大增强,使武汉的城市地位瞬间跃入中国一流行列。此外,武汉东湖也具有独特的环境优势,是可以媲美杭州西湖的风景胜地。所以,瑞华落户武汉东湖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问:瑞华酒店有哪些亮点?
答:武汉瑞华可以说是亮点纷呈。董事长非常关心武汉瑞华的整体设计,亲自参与多轮方案竞赛的评比,从众多构思中选定了现在的方案。其最大的亮点是既体现了武汉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又结合了很多国际酒店的新理念。具体来说,武汉瑞华的大堂就极具创新理念。在所有万达酒店中,武汉瑞华的大堂虽然不是面积最大的,但它的空间感受肯定是最震撼的,整个大堂是无柱的大空间。一进大堂,映入眼帘的就是全世界最大的玉壁画——《东湖盛景图》。这幅图好似一个山水画长卷,把武汉著名楚文化旅游胜地东湖八景的全貌展示其中。玉壁画以汉白玉做底,运用中国传统珐琅彩与嵌金工艺进行各色巧雕,以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展现东湖盛景。融山水长卷、玉雕工艺为一体,整幅玉壁画高10米、长60米,玉石用料超过200吨,包括各种珍稀古玉,规模巨大,非常震撼。
为完美实现这幅玉壁画的构思,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先是构思小稿,汇报给董事长得到基本确认后,再绘制放大稿,然后再做小泥稿研究雕塑骨架,最后做一比一的大泥稿精细刻画细节。创作过程动用了几十位艺术家,也聘请了中央美院的专家、雕塑界的专家反复修改,然后封样,最终翻制成玉雕。玉雕上墙后还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整体雕琢修正。玉雕的材质也很讲究,整个玉壁画以汉白玉为底,这种汉白玉是中国过去皇宫里面才可以用的,品质非常好,现在由于存量比较少已限制使用,只是在修复国家级重要建筑的时候才能使用。为了使玉壁画达到完美的立体感,还必须有合适的灯光配合,在酒店大堂能够实现美术馆、博物馆般的照明效果,我们先在计算机上进行灯光模拟再进行现场局部试验,经过反复调整才最终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大堂的天花板设计也很有创新,没有采用常规的水晶吊灯方案,而是以铜板压制组合成整体天花板,天花板造型来自省博物馆馆藏铜缶上的纹样。在制作时,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局部实样研究,同时配合灯光,测试铜板的凹凸关系、色彩对比关系,以完善天花板效果并确保与大堂玉壁画的呼应。
整个大堂天花板上没有用可见灯具,全部用隐藏的灯具。所有空调风口处理、机电处理也都做成隐藏式的,确保了大堂大气规整的恢宏效果。
为了让大堂显出一点灵动,又要保护玉壁画,我们在玉壁画底下做了一圈水景,这样巧妙地避免玉壁画被人为污损的风险,还增加了水景背后空调回风口的隐蔽性,大堂地面采用的拼花图案也源于一种中国古典乐器——罄的造型。
武汉瑞华的其他部分,如餐厅、公共区,也都充满各种创新设计。考虑到武汉瑞华是万达文化项目的组成部分,所以整体风格着意突显文化性,比如中餐采用江南风格;在大堂吧有一些英伦的感觉;宴会厅突出奢华极致,宴会厅的门我们采用的是一种传统奢华的漆雕工艺;每一间客房都达到了其他酒店里总统套房的感觉;所有洁具用的都是欧洲皇室品牌,所有马桶都是全自动智能控制系列产品;客房控制终端是iPad,用iPad就可以调节灯光、窗帘、电视音响等。
问:瑞华在酒店领域的地位如何,在国际上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答:武汉瑞华在国际上肯定处于最高水准,国际上像我们这样肯下功夫来做酒店的应该不多见。而且万达既是业主方,又是酒店管理方,从根本上保证了酒店投资建设中的步调一致。不像别的酒店,业主方与管理方在利益上有分歧,在沟通中有障碍,合作中的各种矛盾导致很多内耗和管理损失。从管理水平上,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无论国际、国内的酒店建设管理团队,都无法达到万达的专业管理水平。通过我们自己设计,自己建设,自己管理,能完美地把我们各种想法体现出来,只有万达的体系与平台才能实现这样的完美合作,所以能达到酒店投资建设最顶级的水准。
问:酒店建设计划如何进一步提升品质?能否从文化和科技角度,谈谈提升品质的具体做法?
答:瑞华的建设增加了我们在顶级奢华酒店建设上的经验,在艺术精品的创造以及智能化、高科技的运用上都获取了很多的经验。
高端酒店的核心价值在于品质,品质是酒店的生命线,按照董事长的要求,酒店建设将提升品质作为永久的目标。品质不仅体现在奢华的装修材料及硬件设备上,更应该让客人在全方位的体验中感受酒店的高品质。因此,提升品质不能仅仅依靠增加成本、提高硬件标准的手段来实现,提升品质更要从文化、科技入手。
在酒店中体现文化是董事长一再提倡的,我们非常重视在酒店设计中反映地域文化特点或自然风貌。表现文化是提升品质最高也是最难的一种途径,文化含义要通过大量互相关联的丰富细节给你一种联想,形成一种整体氛围的感染。在开始进行设计构思的阶段,我们会要求设计师对酒店所在地域进行文化采风,提炼有用的文化元素。在设计大堂背景、大堂天花板造型及灯具、地毯图案、重点艺术品时,都会反复比较哪个方案更能体现当地文化含义,能给客人更强烈的体验与感染。
科技方面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但万达同时也是非常务实的。在运用高科技手段的同时也关注人性化的体验感受,绝不单纯为科技而科技,不会在酒店中采用华而不实的高科技手段,让你看着眼花缭乱的,但实际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这不是我们的方向。我们是从提供更好的入住体验入手,以更人性化的角度,通过最新的科技手段来提供更舒适的服务。此外,我们还非常关注环保与节能,努力采用智能科技手段来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比如说静音空调、防雾霾空气净化系统、智能化的房间控制、智能点餐、无纸化check in/check out等等。
针对酒店建设过程的品质提升,我们也进行了很多探索,建立并完善了品质管控体系,用系统化的制度来进行品质的管控。把我们50多家酒店的建设经验,进行系统总结提炼,将零散、偶然的经验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梳理,变成管控流程、管控体系。让我们50多家酒店建设中所积累的经验,能运用到今后每一个酒店的建设过程中去。此外,我们还进行内部品质管理培训,通过培训与经验交流,对好方法进行推广。
每年酒店建设公司针对一些难点问题会做专项品质管控提升。比如已完成了石材专项品质提升、家具软装专项品质提升、灯具专项品质提升、金属工艺专项品质提升等等。这种品质提升工作,一年都会做两到三个。通过品质提升的不断细化与深化,使万达酒店可以不断超越自我,在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的同时做到最高品质,进而推动行业的标准提升。
为使品质提升落实到位,我们对供应商也做了更细致的管控,根据合格供应商的履约情况分成不同等级,确定哪一些供应商具备做最高端、最细致项目的能力,通过这样的细分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供应商管控,以匹配我们的品质要求。
酒店装修是最后一道工序,酒店品质的好坏,其实还需要各个前序工序的保障,才能保证最后的品质。所以我们也要求酒店建设的品质管理不要局限在酒店建设工程界面内,应当向前向后延伸。在跟项目公司对接方面,我们协助项目公司对土建、幕墙、一次机电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尤其在一次机电的管控方面,借助酒店建设的专业能力,在项目公司授权下进行一次机电的代管。只要对酒店品质有影响的环节,无论是否属于酒店建设界面内的工作,都要主动进行控制,以保证我们最终的品质。交接给酒店管理公司以后,我们也会与酒店管理公司进行互动,帮他们的技术部门来做培训,使酒店工程部能更好地掌握酒店各个系统的维护保养,更好地维持酒店的高品质。
问:酒店建设发展迅速,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发展速度,如何从管理上保证酒店建设的发展需求?
答:万达酒店建设发展迅速,体现在规模与速度两个方面,肯定是世界第一的。过去我曾经跟同行交流说:“万达一年要开业两家酒店。”在那个年代人家都已经翻白眼儿了:“你们一年开两个?!我们三年才勉强开一个!”再过一年,我说:“我们现在不是一年两个了,我们一年七八个了。”外界的反应是“开玩笑”,现在我们每一年都有20多个酒店开业,对别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如何实现这种奇迹般的发展速度?简单说,就是让你的成功可以复制。但复制成功并不容易,特别对于酒店这一追求个性化的高端产品就更不容易。万达酒店能保持高速、规模及多元化的发展,从管理上我认为最主要依靠的是以下几点:
首先是在集团的大平台资源上建立酒店的管控体系。实现酒店高速增长单靠酒店建设一个公司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依靠万达集团的资源优势,在各系统的分工协作下实现的。因此,要满足酒店建设的发展需求,酒店建设公司首先要充分发挥集团的资源优势,把酒店建设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和边界条件通过制度形式明确下来,具体来说就是体现在万达最核心的管理工具——模块化管理制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