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巨头的纷纷介入,对于公有云市场的争夺,将成为2017年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一大重头戏。对于国内公有云市场的老玩家来说,万达+IBM势必会引起一系列震荡,不能不慎重以待。
万达携手IBM的强势杀入再次显示,由于巨头的纷纷介入,对于公有云市场的争夺,将成为2017年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一大重头戏。
从某种角度讲,万达最终进入公有云市场其实有其宿命性和必然性,原因有四:
其一,万达作为向轻资产转型的商业帝国,既然逐鹿于互联网市场,就不可能错过云市场,云业务已是大互联网公司标配。
其二,在地产商时期,万达要做的是一砖一瓦地为中国商业社会兴建基础设施,向互联网转型之后,以飞凡为代表的万达网络科技集团其目标是在线上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与服务,云则是线上基础设施的核心。
其三,即便不进军公有云市场,不当云服务供应商,万达也少不了向云业务进行投入。万达在全世界有187座万达广场,超过100家高星级酒店,17座大型文旅目的地,1352家影院,再加上飞凡商业联盟数以十万计的大中小合作商家,这些实体都要上云,万达怎么可能把如此重要的咽喉部位留给对手?
其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互联网市场,云计算其实是一个罕有的蓝海市场。中国的公有云市场在未来达到千亿美元当不是梦。
万达进军公有云市场为什么没有单打独斗,而是选择了强强联合?以万达的实力,在公有云市场从头做起也无不可,但代价是时间不等人,所以万达决定采取与海外领先企业合作的方式,快速、稳健地进入云市场。
万达与IBM合作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当然是IBM的技术能力在云计算领域非常领先。一些人认为IBM只提供私有云的建设和服务,其实,IBM也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的公有云和服务提供商,尤其是在商业智能与商业分析方面,实力强劲。IBM在最近10年至少收购了40家数据分析公司,耗资120亿到170亿美元用于加强其云计算、企业管理、商业智能和数据分析、服务器和网络存储优化、企业治理合规与安全、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先地位,尤其是Watson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更是被誉为21世纪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伟大突破。
同样,IBM对与万达合作应该也是几经深思的。无论是从资金、资源,还是业态、经验来看,万达都是IBM的上佳选择,丰富的实体场景、雄厚的资金实力、多年的实体管理服务经验是万达的核心优势。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最终或可达到“1+1>2”的效果。
作为本次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IBM Watson服务将在中国市场推广,国际领先的“商业人工智能系统”IBM Watson将被引入中国。首先引入的是能够在应用设计中加入自然语言交互功能的Watson对话服务。未来还将引入更多基于云平台的IBM Watson服务。我们可以期待,随着Watson服务的引入与深化,未来将给实体带来怎样的改变与提升。
对于国内公有云市场的老玩家来说,万达+IBM势必会引起一系列震荡,不能不慎重以待。这次合作将在未来给整个实体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做出怎样的成绩,我们尚未可知,但可以确信的是,这次合作是“实体+互联网”的又一实例,它将给实体转型提供新思路。
至于此次合作的“成果”,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