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航曾感觉不可思议,让一个工作不到半年的20多岁毛头小伙子来统筹这么重要的项目,自己能做好吗?然而伴随着自己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模块化节点一个个地通过了,很多以前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也都完成了。
张航
2019年5月,刚刚入职的万新生张航应该不会相信,100天之后,自己就能以项目专业负责人的身份,统筹协调内外单位,在沈阳的某个坐标上,亲手筑起一座成长的“里程碑”。
张航是沈阳建筑大学2019届建筑专业的硕士。入职万达地产集团沈阳城市公司的第一天,他就默默定下了自己的短期工作目标:一年内,要能够独立统筹项目建筑设计。
初踏征程 迎接挑战
张航以为大多数进入地产公司的校招生,都会像学长学姐们所说的,经历漫长的集中培训、打杂、轮岗、基础工作。直到接到第一项任务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职场初体验并没有那么轻松——沈阳城市公司要集体搬迁到新的办公地点,整个办公楼层的布局方案都交由张航独立负责。
这项工作的难点在于:要在1500㎡面积里容纳180人,同时实现办公、会议、企业文化、党建宣传等功能分区。
首次承担重任的心理压力让张航几乎茶饭不思,任务刚开始进行得并不顺利。习惯了顺风顺水的他,头一次发现要做好一项工作,居然要解决那么多问题。
导师开导他说:“公司不缺发现问题的人,缺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人。以结果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才能把事情做好。”
从这以后,张航彻底沉下心来,按照项目要求倒排销项表,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解决,每天从早到晚泡在办公室里琢磨方案。熬过一连串加班的夜晚,先后修改了30多版,终于满足了布局要求,开始落地实施。
销项笔记
他山之石 融会借鉴
这次成功是个好的开端,但职业生涯不是武侠小说,没有秘籍能让人转瞬成为高手。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脚踏实地从头做起,一点点地增加经验值。在职场新人这条路上,张航走得不比别人轻松。设计专业有那么多的术语——连最简单的一块玻璃都分单银双银、双玻三玻、LOW-E、超白等等。
部门领导和师傅反复叮嘱张航:“封样管理是把控效果的关键,设计要通过不断摸索,才能创造出最好的效果。”领导、同事们带着他一起去考察优秀项目,学习标杆项目的功能流线、材料封样。
在考察重庆地产项目的时候,张航细致地观察了每一个玻璃幕墙底部和顶部的节点,不同的节点具有不同效果,他最终选取了合适的搭配方案,并应用到自己跟进的沈北项目。
作为一名设计师,他终于深刻地体会到:设计中每一个看似微小的选择,都关乎项目最终的呈现效果。
高效充电 独当一面
既然想要尽早独立,就要更多地压缩利用时间。午休时、下班后,张航利用这些碎片时间研究会议纪要、总结背诵名词解释、练习看图画图。就这样,他配合项目团队完成的几项主要任务——项目强排方案、指标测算、方案单位招标等,都交上了不错的答卷。
当公司宣布张航成为沈北新项目售楼处的专业设计负责人时,他才刚刚毕业100天,他的短期目标提早了9个月实现。
和张航一起毕业的同学们,有人在各自的公司里还在做着会议纪要、表格汇总、文档校对等基础工作。而他已经在经历每天20多轮电话沟通、近30项待办工作,管理对接3家设计院。
面对剧增的工作量,一开始张航也没有头绪,不知道重点是什么。多亏一位20余年司龄的老万达向他传授了经验:把内控计划和模块化计划打印出来贴在工位上,按照计划干。他这才一下子抓住了重心,进入了正轨。
张航也曾感觉不可思议,让一个工作不到半年的20多岁毛头小伙子来统筹这么重要的项目,对接方案院、施工图院、内装院、景观院、施工单位,还有公司那么多的兄弟部门,自己能做好吗?然而伴随着自己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模块化节点一个个地通过了,很多以前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也都完成了。
从零基础到独立负责项目需要多久?张航以前思考过这个问题。
万达给了他答案——100天。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重要的课程要学。学会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独立为一件事、一个项目、一份工作负责,是张航入职以来最大的收获。在往后的日子里,还会遇到其他需要学习的课程,他期待满满,也信心十足:“我必将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回报机会和收获。”